國企重組整合后的三項制度改革提升訓練營
【課程編號】:NX45496
國企重組整合后的三項制度改革提升訓練營
【課件下載】: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
【所屬類別】:戰略管理培訓
【培訓課時】:3天
【課程關鍵字】:國企改革培訓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【課程背景】
當前國企改革進入深化階段,需圍繞重組整合中的組織效能提升、市場化機制健全及合規風險防控三大核心任務,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支撐作用。
【課程收益】
1. 掌握重組過程中勞動用工合規與風險點、人員優化與離職解除的合規操作要點,規避法律風險;
2. 深入理解三項制度改革中競爭上崗、末位調整、不勝任退出的實施路徑與工具;
3. 探索工資總額管控下多元化激勵工具的設計與應用,激發核心人才活力。
【課程大綱】
模塊一:重組整合中的勞動用工風險、人員優化合規與離職解除實務
(一)政策依據與風險防控
1、國企人員優化相關法律法規解讀(勞動合同法、國企改革政策)
① 法律基礎
a. 經濟補償的核心規則
b. 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
c. 違法解除的法律后果
② 國企改革政策中的員工安置規范
a.國企改制的勞動關系調整
b.員工安置的具體措施
c.政策執行中的爭議焦點
③ 典型案例與司法實踐
a.協商爭議
b.經濟性裁員程序瑕疵
c.改制中的歷史遺留問題
④ 現存問題與優化建議
a. 法律與政策銜接不足
b. 建議措施
⑤ 未來趨勢:國企改革的深化方向
a. 多元化用工模式
b. 數字化管理工具
c. 職工參與機制
2、入職、在職、離職風險防范(經濟補償、歷史遺留問題處理)
① 入職環節風險防范
a, 招聘信息與入職審查風險
b. 勞動合同簽訂風險
c. 經濟補償風險
② 在職環節風險防范
a, 規章制度制定與執行風險
b. 績效考核與調崗調薪風險
c. 經濟補償風險
d. 歷史遺留問題處理
③ 離職環節風險防范
a, 離職原因與程序風險
b. 經濟補償計算與支付風險
c. 保密與競業限制風險
(二)實操案例解析
1、人員分流方案設計(如“轉崗+培訓+退出”組合策略)
① 轉崗前的科學評估與規劃
② 系統化培訓體系構建
③ 退出的風險管控
④ 組合策略的協同效應分析
⑤ 實操案例分享
2、工具包:優化方案模板、風險評估清單、溝通話術指南
① 案例分享
② 風險評估清單
③ 溝通話術指南
a.與上級溝通話術
b.與同事溝通話術
c.與客戶溝通話術
(三)特殊群體管理
1、退休返聘的風險點與退出機制優化
① 退休返聘的風險點
② 退休返聘退出機制優化
③ 其他用工模式風險
2、勞務派遣的風險點與退出機制優化
① 勞務派遣的風險點
② 勞務派遣退出機制優化
3、其他靈活用工形式的風險點與應對措施
① 非全日制用工的風險點與應對措施
② 業務外包的風險點與應對措施
專題研討:18:30-20:30
1、人員分流溝通演練
2、離職面談演練
3、背景調查演練
第二天 課程大綱
模塊二:三項制度改革解讀與操作流程
(一)、競爭上崗與動態調整機制
1、制度設計要點(崗位價值評估、選拔標準、公開透明流程)
① 崗位價值評估
a. 崗位價值評估的意義
b. 崗位價值評估的方法
c. 崗位價值評估的實施步驟
② 選拔標準
a. 選拔標準的制定原則
b. 選拔標準的內容
c. 選拔標準的應用
③ 公開透明流程
a. 增強公信力
b. 公開透明流程的設計
c. 公開透明流程的實施保障
④ 案例分享
2、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實操:如何制定崗位聘任合同、經營業績協議,明確退出條件
① 如何制定崗位聘任合同:案例分享
② 經營業績協議:案例分享
③ 明確退出條件:案例分享
3、末位調整標準設定:結合“一利五率”考核體系,設計量化評價指標與程序
① 量化評價指標設計
a.指標選取
b. 指標權重確定
c. 指標評分標準
② 量化評價程序
③ 退出條件明確
④ 末位調整措施
4、案例:某央企中層正副職崗位競聘實施方案與爭議處理
(二)、末等調整與不勝任退出
1、績效改進計劃(PIP)的應用、轉崗培訓與依法解除的操作要點
① 績效改進計劃(PIP)的應用
a. PIP的定義與目的
b. PIP的制定要點
c. PIP的實施與跟蹤
d.PIP的結果處理
② 轉崗培訓
a. 轉崗培訓的適用情況
b. 轉崗培訓的實施步驟
c. 轉崗培訓的注意事項
③ 依法解除
a. 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依據
b. 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操作要點
c. 避免法律風險的建議
2、績效考核與退出機制的銜接(強制分布比例、退出通道設計)
① 強制分布比例設計:案例分享
② 退出通道設計
a. 退出通道的類型
b. 退出通道設計的原則
c. 退出通道的操作流程
③ 績效考核與退出機制銜接的實施與保障
a. 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
b.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
c. 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建設
d.建立有效的監督與反饋機制
④ 案例分享
3、操作難點:員工申訴處理、工會協商程序、輿情管理
① 員工申訴處理
a. 員工申訴處理難點
b. 應對策略
② 工會協商程序
a. 工會協商程序難點
b. 應對策略
③ 輿情管理
a. 輿情管理難點
b. 應對策略
(三)配套制度銜接
1、與薪酬分配、職業發展通道的聯動設計,確保“能上能下”機制可持續
① “能上能下”機制、薪酬分配與職業發展通道的內在聯系
a. “能上能下”機制是核心驅動力
b. 薪酬分配是重要激勵手段
c. 職業發展通道是持續動力源泉
② 當前存在的問題
a. 薪酬分配與“能上能下”機制脫節
b. 職業發展通道單一
c. 缺乏有效的評估體系
③ 聯動設計策略
a. 建立基于能力和業績的薪酬體系
b. 構建多維度的職業發展通道
c. 完善評估體系
d.加強溝通與培訓
④ 案例分享
2、改革推進步驟(試點選擇、分階段實施、配套制度建設)
① 試點選擇
a..試點選擇的重要性
b. 試點選擇的原則
c. 試點選擇的方法
② 分階段實施
a. 分階段實施的必要性
b. 分階段實施的步驟
c. 分階段實施的注意事項
③ 配套制度建設
a. 為什么要做配套制度建設
b. 配套制度建設的內容
c. 配套制度建設的原則
3、風險預案:員工穩定措施與歷史問題過渡方案
① 員工穩定措施
a. 溝通機制
b. 激勵機制
c. 培訓與發展
d. 企業文化建設
② 歷史問題過渡方案
a. 歷史問題梳理
b. 分類處理歷史問題
c. 溝通與協商
d. 監督與評估
③ 實施與保障
a. 組織保障
b. 資源保障
c. 時間安排
d. 應急處理機制
專題研討:18:30-20:30
1、競聘答辯現場演練
2、員工申訴演練
3、績效考核如何高效落地
第三天 課程大綱
模塊三:工資總額管控下的激勵創新
(一)、政策框架與實操突破
1、解析工資總額預算核定規則,探索存量優化與增量激勵的平衡
① 預算核定
a. 效益導向原則
b. 分類分級管理
c. 全成本管控
② 預算核定方法
a. 基數調整法
b. 彈性預算
c. 對標管理
③ 存量優化與增量激勵的平衡機制
a. 存量優化路徑
b. 增量激勵設計
c. 平衡策略
④ 實施難點與應對策略
a.從總額管控到價值創造
b.個性化激勵包設計
c. 區域差異化政策
2、工資總額預算管理要求與效益聯動機制
① 與三項制度改革的協同性
a. 勞動端
b. 人事端
c. 分配端
② 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核心要求
a. 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動態性
b. 執行監管與合規性要求
c. 分配結構的優化導向
③ 效益聯動機制的設計與實施難點
a. 聯動機制的典型模式
b. 實施中的關鍵矛盾
④ 現存問題與優化路徑
a. 主要問題分析
b. 優化對策建議
3、案例:工資總額不足時的超額利潤分享實踐
① 案例背景
② 方案設計思路
③ 分配機制優化
4、實施過程中的挑戰與對策
① 工資總額剛性約束的突破
② 內部公平性問題
③ 利潤核算爭議
5、政策建議
① 推動工資總額單列試點
② 完善遞延支付稅收政策
(二)差異化激勵工具
1、短期激勵:專項獎金、項目制獎勵
① 專項獎金的設計與實施
a. 明確獎勵目標與標準
b. 確定獎金金額與分配方式
c. 公平公正的評選過程
d. 及時反饋與溝通
② 項目制獎勵的設計與實施
a. 設定清晰的項目目標與獎勵規則
b. 強調團隊合作與個人貢獻
c. 建立有效的項目監控與評估機制
d. 適時的獎勵發放與激勵強化
③ 短期激勵的效果評估與持續改進
a. 效果評估指標的設定
b. 持續改進激勵措施
2、長期激勵:員工持股、跟投機制、職業經理人薪酬設計
① 員工持股
a. 員工持股的實施方式
b. 員工持股的風險與挑戰
② 跟投機制
a. 跟投機制的實施流程
b. 跟投機制的優勢與局限性
③ 職業經理人薪酬設計
a. 職業經理人薪酬的構成
b. 職業經理人薪酬設計的原則
3、差異化分配:核心人才傾斜策略與一線員工激勵方案
① 核心人才傾斜策略
a. 核心人才的界定與重要性
b. 核心人才傾斜策略的具體措施
② 一線員工激勵方案
a. 一線員工的特點與重要性
b. 一線員工激勵方案的具體措施
4、案例分享
① “國企薪酬設計”案例
② 科技人才“項目跟投”案例
③ “超額利潤分享”案例
陳老師
陳韜老師
——國企改革資深專家
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特聘專家
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 特聘授課講師
地方市/區/縣區域 經濟產業轉型與升級專家
曾任:天津市市政協(正部級政府機關) 主任科員
曾任:深圳天音控股集團(通信行業央企一級單位) 北區HRD
曾任:北京碧海舟集團(能源行業) 高級行政副總裁
曾任:北京安立博發集團(多元化集團) 獨立顧問/CEO
天津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 學士學位
【研究方向】
• 國企股改混改、國企國有資產兼并重組 • 國家三年行動方案及三項制度改革
• 公司治理結構與頂層設計(所有權) • 集團管控模式與授權體系(經營權)
• 中長期戰略規劃(含十五五規劃) • 經營與目標管理體系
• 組織運營模式(含組織四定) • 人力資源體系(人才培養+績效+薪酬)
• 內控體系建設(含風險體系和合規體系搭建) • 企業文化建設
• 央企二級單位/省/市/區/縣域國有企業轉型升級
【個人簡介】
陳韜老師是一位專業理論強、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老師,長期為央企、地方國企提供政策解讀、助力國企政策落地,助力地方國有企業轉型成功(產業轉型與升級、債權債務處理、開源節流、降本增效)提供可實施性的內訓和咨詢,并以“授之以漁”的授業方法為國企改革助推成功。
陳韜老師近十五年為央企、各級地方國資委和國有企業服務過程中, 200+公開課、350+內訓課、40+國企改革學術交流及論壇,并助力國有企業(含央企)有高度的認知和熟練運用國企改革相關政策,并與國有企業實際問題無縫鏈接,切實解決國有企業的實際瓶頸問題。
陳韜老師是國內最早的國企改革類高級講師,并全力推進落地的一線實戰專家,講課風格嚴謹認真、言辭犀利,兼且生動幽默、通俗易懂,能有效且迅速的抓住聽課者的注意力,特別擅長進行專業性問題的系統性、結構性講解,實戰的授課風格和專業的實戰經驗,獲得眾多央企和地方國企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。
【實戰經驗】
1、國有企業改革政策解讀能力——公開課涉及9大內容
國家三年行動方案政策解讀及實戰、國家專精特新政策解讀及實戰、三項制度改革政策解讀及實戰、混改及股改政策解讀及實戰、國企產業轉型暨升級政策解讀及實戰、十五.五戰略規劃政策解讀及實戰、國有企業內部薪酬分配指引政策解讀及實戰、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政策解讀及實戰、公司治理結構及合規體系建設政策解讀及實戰。(公開課)
將國家政策與區域經濟、企業發展困境緊密結合,并在政策合規體系下,將實戰案例進行分享和現場研討,滿載而歸。
2、公司治理結構暨績效薪酬專班——與省/市/區/縣國資對接區域專班(20+)
涉及區域新疆烏魯木齊、北京昌平、福建泉州、山東濟南、山東煙臺、廣東東莞、內蒙古鄂爾多斯、河北邢臺、山東德州、新疆建設兵團五師、新疆烏蘇市國資(公開課-區域深耕)等。配合商務人員積極開發市場,與省/市/區/縣國資對接區域專班(20+)。授課群體為市/區/縣領導、國資領導及國企董事長/班子成員。
從國家政策解讀、公司治理結構與頂層設計(所有權和經營權權責清單)、與市場化產業、市場化收益、市場化分配到差異化薪酬、任職制和契約化機制、二次分配機制、中長期激勵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,并將優秀實操案例和工具現場演講,現場滿意度斐然,后續續簽內訓和咨詢額度超過500萬,至少5家企業簽下5年會員。
3、組織六定——企業內訓涉及上百家企業
涉及中核、中建、中交、中鐵、中化、中電建、甘建投、陜建投、四川蜀道集團、四川能源集團、山東國惠集團、山東能源集團、青島城投、煙臺藍天集團、陜西延長石油、泉州城投、泉州交投、泉州水務等上百家(內訓)。
根據企業實際訴求,編制授課課件,現場采取沙盤演練、互動、優秀案例分享、分組PK
等形式,讓企業學員融入到老師主導的授課內容中去,并提供方法和實操工具,帶著頭腦來,帶著工具走,并在后期協助商務人員進行落地追溯,企業學員能夠將工具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,助力學員專業成長的同時,商務人員咨詢項目簽單率增長5-10%。
4、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任期制和契約化——后續簽訂7家子公司共160多萬咨詢項目
陳老師在政策框架范圍內,對甘建投進行1天的內訓,從職業經理管理的總體思路、管理內容、選聘和管理遵循的原則、應具備的五大基本條件/任職資格、一協議兩書以及身份轉換等幾方面進行詳解,集團董事長及班子成員、30多個子公司董事長/總經理參加此次課程,會后被邀請到董事長辦公室,直接敲定甘肅一建和甘肅建筑設計院兩家子集團咨詢項目(此項目為甘肅省省屬一級國企任期制和契約化試點項目),后續簽訂7家子公司共160多萬咨詢項目。
5、組織四定——中核蘭鈾組織四定暨科級以上干部競聘綜合改革項目
陳老師在擔任”中核蘭鈾組織四定暨科級以上干部競聘綜合改革項目”項目總負責人時,圍繞組織架構優化(36個處級部門扁平化成19個初級部門)、定崗/定編/定員/定責、任職資格體系、科級以上干部競聘實施方案等改革方案并順利最終交付。
6、三項制度改革——” 中國三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”,年終整體收益提升20%-30%.不等
實現部門績效激勵機制,崗位編制優化15%以上,中層崗位績效獎金工效聯動,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100%;通過項目抵押金機制、項目跟投機制,把“人才”當成經營性資產去盤活,各子公司、分公司及辦事處年終整體收益提升20%-30%.不等。
7、組織績效與薪酬咨詢項目——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建設投資集團
將下屬40多家子公司歸集成7大產業板塊,并作合理分工;
將原有12個職能部門優化成8個職能部門,實現小部門大職能;
重新核定工作量:按照1.5-2工作量/人均標準,減編15人充實到一線;
人才盤點:優化人崗匹配度,并結合四專業發展通道,提出人崗調整方案并采納;
崗位職責:給每個崗位界定每項工作的工作標準,便于衡量自我不足及短板。
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:集團和二級子公司班子成員編制實施方案,年度考核結果,集團1名副總、子公司3名副總低于70分,做崗位調整;子公司兩名優秀經理層管理者,提升到集團副總;
績效體系:中層及以下每個員工考核指標均為量化可衡量指標,績效考核高效落地;每個考核周期結束,綜合辦公室做《績效考核評估報告》,找出不足,提出改善建議。
薪酬體系:重新設計薪酬序列,增加主管級管理層級,結合勝任能力模型設計寬帶薪酬,在原有以級定薪的前提下,結合以崗定薪和以績定薪,突破原有固化的收益由職位決定的薪酬激勵機制。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
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
2025年
202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