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技術集成
【課程編號】:NX45598
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技術集成
【課件下載】: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
【所屬類別】:項目管理培訓
【培訓課時】:1天
【課程關鍵字】:建筑工程培訓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課程特點與培訓目標:
通過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,從技術集成到商業實踐的深層解析,聚焦行業核心技術、落地路徑與商業轉型實踐,強調技術可行性、經濟合理性與合規實施路徑,錨定企業業務轉型中的核心痛點,完成如下培訓目標:
深層拆解工業化建造技術體系,掌握設計-生產-施工-運維全鏈條關鍵技術。
了解、領會、打通智能建造落地瓶頸,解決智能建造技術與現場融合難題。
通過對標案例學習,剖析頭部企業轉型路徑標桿案例及其損益,領悟提升自身實踐能力。
學習、提高、探索構建商業模式競爭力: EPC工程總承包、建筑產品化、數據資產化等新盈利模式。
(如需進一步細化某模塊內容,可提供專項深化方案)
培訓方式:
理論講解+案例分析+互動問答+小組討論+沙盤推演+系統實操
培訓對象:
企業高管、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管理者等相關人員。
培訓大綱:
第一部分、新型建筑工業化內核進階——超越“裝配式”的體系革命、產品思維與精益建造:
一、工業化建造2.0核心要素:顛覆傳統裝配式的產品化路徑
1.建筑產品SPU(標準產品單元)開發方法論:保障房/酒店/醫院模塊庫設計
2.標準化 vs 定制化矛盾解決方案
3.結構體系選型(PC/PS/Mic)的經濟性對比模型
4.連接技術突破:灌漿套筒AI檢測、螺栓連接物聯網檢測、焊接工藝的失效風險分析與防控
二、設計驅動工業化前置要件
1.基于制造的設計(DfMA)原則在復雜項目中的應用
2.構件拆分深度優化:運輸半徑、吊裝成本、節點容錯率的多目標決策
三、成本控制實戰工具
1.工業化項目成本敏感點分析(模具攤銷、物流調度、現場倉儲)
2.規模效應臨界點測算模型
四、互動討論:
新型建筑工業化新發展階段的行業內核要素與產品思維延展
第二部分、智能建造2.0技術融合——人機協同與數據驅動,從“單點技術應用”到“系統智能重構”:
一、 BIM深度賦能場景
1.BIM 6D/7D:成本與運維數據的動態耦合方法
2.輕量化BIM與現場移動端協同(AR巡檢、工序校驗)
二、 AIGC重構建造流程
1.設計階段
2.施工階段
3.柔性制造系統在行業中的實踐
三、建造機器人落地路徑
1.四大類機器人實施效能與應用趨勢
2.隱蔽工程機器人應用突破
3.建造機器人經濟性評估
4.造樓機系列集成高端裝備的市場效能分析
5.機器人投資回報陷阱
6.2025年成本拐點模型:機器人集群作業臨界模態設計
四、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
1.物聯網(IoT)與數字孿生閉環
2.三流合一閉環
3.傳感器選型策略:應變監測、環境傳感、設備狀態的低成本部署方案
4.預警閾值設定:沉降偏差、混凝土溫升、塔吊荷載的AI動態閾值算法
五、互動討論:
智能建造技術融合發展新趨勢與落地制約瓶頸破局設計
第三部分、業務模式重構——工業化+智能化+低碳化的商業突破,從建造到資產運營
三、EPC工程總承包能力重塑
1.設計院與工廠的深度協同機制
2.基于BOM的精準采購與零庫存實踐
二、建筑產品化戰略
1.產品型企業的SKU管理
2.客戶參與式設計(C2M)在保障房/酒店項目的應用
三、低碳化戰略落地
1.碳足跡實時監測:預制構件從生產到安裝的碳排放標簽生成
2.綠色金融實操:碳積分兌換銀行授信額度案例
四、數據資產變現路徑
1.核心數據資產分類
2.建造數據價值挖掘:構件質量追溯、工藝工法庫、供應鏈征信模型
3.建造供應鏈金融創新
4.碳足跡追蹤與綠色金融掛鉤實踐
五、互動討論:
工業化疊加智能化的商業突破新模式與項目管理實施要點把控
第四部分、行業標桿案例全鏈路解構
一、中建“光谷之星”智慧產業園
數字孿生運維系統保障設備預警準確率的實現邏輯
二、中建科工深圳醫院項目
模塊化ICU病房快速建造
三、中建海龍深圳龍華樟坑徑地塊項目
MiC技術深層實踐,工期從傳統3年縮短至1年
四、廣州中建四局科創大廈
云端建造工廠、多專業協同近零能耗超高層
五、新加坡樟宜機場T5航站樓
跨國模塊化供應鏈協同,海運周期波動下的JIT交付應急預案
六、互動討論:
對全鏈路工業化與智能建造項目實踐得與失的客觀思考及行動啟示
第五部分、轉型痛點攻堅——組織、人才與生態破局
一、組織變革:
1.“數字工程部”的權責邊界與KPI設計
2.組織變革與風險對沖
二、技能重塑:
1.產業工人培訓體系(裝配工→機器人操作員→數據分析師進階路徑)
2.人才能力圖譜
三、生態合作
1.技術供應商篩選“紅綠燈評估法”(技術成熟度/接口開放性/可持續性)
2.關聯上下游的產業互補與差異化優勢
3.風險防控九宮格
四、互動討論:
從“技術應用”到“生態位競爭”的突破路徑——轉型痛點攻堅中的組織、人才與生態路徑的設計、實施與自我推演
藺老師
講師簡介:
藺軍老師
工學博士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
注冊監理工程師、一級建造師
深圳建筑業協會專家
深圳市新型建筑工業化、智能建造專家
西安建筑科技大學、長安大學、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
浙江省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、紹興市特聘專家
浙江省、深圳市科技項目評審入庫專家
被聘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
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
中國鋼結構協會空間結構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
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鋼結構專業委員會
浙江省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
北大中文核心期刊《空間結構》雜志編委
實戰經歷:
曾任: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、總設計師,
曾任: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,
曾任:深圳特區建工科工集團總工程師、創新研究院院長
主要從事施工總承包企業的工程、生產與技術、質量管理,企業業務數字化轉型工作實施,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產品體系的研發、智能建造設備裝備與技術產品的開發,大跨度空間結構、長大橋梁結構、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,智慧建造及綠色建造創新技術研究與對外項目成果申報等工作。
主講課程:
《建筑業數智化轉型全景實戰:從頂層設計到場景落地》
《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技術集成及商業實踐深層解析》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
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
2025年
2024年